全民健康
夏季通常是氣候濕熱的,這種天氣會讓我們很容易因為身體上火而發生感冒咳嗽等問題,甚至不少的人會因此長期久咳不愈。
“一直咳嗽氣短怎么辦?”,這是臨床上和生活中被咨詢最多的一句話。關于咳嗽氣短的治療,針對病因是根本,但很多時候也需要同時對咳嗽進行對癥處理。那么,一直咳嗽氣短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按照中醫經典理論來說,膀胱、腎、肝……五臟六腑皆令人咳。治咳嗽,不能只治肺。對于這個問題,古人早有認識。君不聞《兒科心鑒》云:“若脾氣虛冷,則不能相生,是以肺氣不足,風邪外襲,痰濕內生,治以補其脾肺……大抵脾氣不足,則不能生肺家之氣……”
道理很簡單。中醫認為,脾屬土,肺屬金。從五行的關系來看,土生金。因此,脾胃母臟,肺為子臟。既然脾土能生肺金,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肺氣的虛弱、失常,源于其母臟脾的虛弱。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咳嗽痰多。痰者,痰濕的一種表現形式。痰濕從哪里來?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來。當痰濕蘊積日久,上犯于肺的時候,我們就會咳嗽、痰多、氣短。
所以說,總是咳嗽氣短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脾虛造成的。同時在生活中時常出現手腳冰涼、脈虛無力等情況,說明你的身體已經出現脾虛的現象。脾虛主要表現就是上述提到的咳嗽、心慌、氣短、乏力、手足冷、面色發白等情況。
由于脾虛而一直咳嗽氣短怎么辦?《日華子本草》有言“黃芪助氣壯筋骨,長血補肉”,黃芪乃甘溫之品,入脾長于補中益氣,可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食欲不佳、氣短乏力等。麥冬則具有廣泛的養陰之功,“益胃陰”就是其中一個顯著功效,《本草正義》謂“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可以治療胃陰虛有熱導致的口感燥渴、多食易饑。
熬中藥時間長過程過于繁瑣,也可以直接服用藥品,如江中黃芪生脈飲,由黃芪、黨參、麥冬、南北五味子組成,黃芪、黨參尤為益氣,萃取其精華部分調配制劑,短期內便可改善精氣神,調理脾虛而導致的咳嗽氣短,對比市面單方制劑,更易吸收效果更佳。
最后提醒大家,咳嗽氣短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用藥要嚴格遵從醫囑,切勿亂服藥。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