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肝癌為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高發于東南沿海地區。我國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齡為40~50歲,男性比女性多見。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高趨勢。我國肝癌年死亡率占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列第三位,僅次于胃和食管癌。引發肝癌的原因有幾種,首先是病毒感染,常見的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肝細胞壞死伴有肝細胞的再生過程中易于發生惡變,是全世界肝癌發病的首要因素;其次,各種致癌物質如黃曲霉素B2、有機致癌物、化學物質、藻類毒素污染水源亦可致癌。還有長期酗酒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或長期脂肪堆積引起脂肪性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最后是長期接觸化學毒物導致肝癌。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它可以合成膽汁分泌入腸道,幫助消化和吸收,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肝臟的功能儲備非常充沛,肝癌患者在早期腫瘤較小時,往往沒有明顯的特異癥狀,而一旦出現癥狀,其所剩余的正常肝臟結構已經不多,即病情已進入晚期。所以肝癌早期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不要憑癥狀判斷是不是患有肝癌,應該對高危情況進行篩查或者是檢查。
肝癌早期癥狀及前兆,第一,可能出現腹部疼痛,特別是右上腹部疼痛最厲害,包括吃油膩和辛辣食物時加重為典型癥狀,第二,會出現黃疸。第三,可能出現全身癥狀,包括惡心,嘔吐,消瘦等。所以需要盡快評估,比如去普外科做CT,必要時懷疑還需做穿刺,根據結果再選擇綜合治療。肝癌晚期癥狀表現較明顯,消瘦乏力就是其中一種。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腺、營養代謝器官,肝臟功能下降常導致營養物質、毒素等代謝障礙。肝癌患者常較其他腫瘤患者更感乏力,此與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導致能量不足,或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于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見癥狀,系由于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消瘦程度可加重,嚴重時出現惡病質。其二,肝區疼痛是肝癌晚期的常見癥狀,發生率超過了50%。肝癌在晚期發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根據肝癌病灶的位置不同,肝區疼痛的性質和特點也有一定得差異。肝區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以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為主,也可出現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全身性的表現,如消瘦乏力、全身衰弱、出現惡液質等;發熱、肝外轉移灶癥狀也為常見癥狀。
肝癌早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要取決于很多因素,如肝癌的大小、部位、數量是否侵犯血管,是否有肝外轉移以及患者的體質,肝硬化的嚴重程度,是否積極的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都有相關。如果不進行任何處理,也不進行任何的治療,早期到晚期發展過程可能很快,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半年,但具體的時間無法確定,所以肝癌的患者早期一定要給予積極的處理,如果在積極的采用手術根治為主的綜合治療情況下,早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時間會明顯延長,有的甚至可以到5-10年,具體還要根據相關的因素來確定。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