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神經源性膀胱是指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通常可出現尿急、尿頻、排尿困難、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癥狀。神經源性膀胱不僅會造成泌尿系統結石及感染,嚴重者還可引起腎衰竭。因此在臨床上可以進行神經系統檢查、體格檢查、尿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X線檢查、腎功能檢查等,其中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膀胱尿道造影等檢查有助確診。
怎么看是不是神經源性膀胱
1、病史:
(1)排尿功能障礙伴排便功能紊亂者,有神經病變的經源性膀胱的可能。
(2)注意有無外傷、手術、糖尿病,脊髓灰質炎等病史或藥物應用史。
(3)注意有無尿意,膀胱膨脹等感覺的減退或喪失,如膀胱的感覺有明顯減退或增喪失,即可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
2、檢查:
(1)當有會陰部感覺減退,肛門括約肌張力減退或增強時就可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
(2)注意有無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發育不良等畸形。
(3)有殘余尿,但無下尿路機械性梗阻。
神經源性膀胱分為哪些類型
神經源性膀胱根據其發病機制不同,可分為:
1、中樞性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如腦血管意外,帕金森病,脊髓損傷以及多系統萎縮等。
2、外周性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可導致末梢神經纖維營養障礙,以及盆腔手術導致支配膀胱尿道功能神經損傷等而引起的。
3、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如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等。
神經源性膀胱其臨床癥狀可分為儲尿期癥狀和排尿期癥狀。儲尿期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失禁,伴有膀胱感覺異常;排尿期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排尿期有尿等待,尿線細以及排尿費力癥狀。
神經源性膀胱保守治療的具體措施
神經源性膀胱是泌尿系統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保守治療的主要措施是進行及時的尿液引流治療,有些患者,可以進行自身間歇性清潔導尿治療,就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進行長期的膀胱造瘺治療,因為神經源性膀胱會引起排尿困難,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尿液引流,那會導致病人出現慢性尿潴留,就容易導致雙腎積水出現,對病人的腎功能會起到比較大的損害作用,所以對于神經源性膀胱,主要的保守治療是進行尿液引流治療。
神經源性膀胱注意什么?
1、導尿時,保持尿管引流通暢,避免受壓,引流袋要低于膀胱,在翻身和轉移時避免尿液反流。
2、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天消毒2次。
3、白天定時飲水,每小時飲200mL,將排尿間隔時間盡力延長,使膀胱容易逐步擴大。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提及藥品相關信息,均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清風計劃##科普一下##真相來了#
歡迎關注@男科醫生詹勝利
更多閱讀:
事后尿頻、尿急、尿痛不要忽視,時間久了會更棘手,早干預容易好
夜尿多是身體不好了?5種夜尿頻繁的原因,你“中槍”了嗎
頻繁尿路感染,消炎還沒有效果?可能是尿糖高了!尿糖高了怎么辦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