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廉淑玲 北京市鐵營醫院
1. 影響核酸生物合成的藥物 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主要作用于S期。
5-氟尿嘧啶(5-FU):抑制脫氧胸苷酸合成酶,影響DNA合成。也能摻入RNA中干擾蛋白質合成。對多種腫瘤有效,特別對消化道癌癥和乳腺癌療效較好。
6-巰基嘌呤(6-MP):干擾嘌呤代謝,阻礙核酸合成。對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療效好,大劑量治療絨毛上皮癌有效。
甲氨蝶呤(MTX):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阻止脫氧胸苷酸合成,影響DNA合成。也可阻止嘌呤核苷酸合成而干擾RNA和蛋白質合成。用于兒童急性白血病和絨毛膜上皮癌。
阿糖胞苷(Ara-C):抑制DNA多聚酶,阻止DNA合成。也可摻入DNA中干擾其復制,使細胞死亡。是治療成人急性粒細胞或單核細胞白血病的有效藥物。
羥基脲(HU):抑制核苷酸還原酶,阻止DNA合成。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有效。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2. 破壞DNA結構和功能的藥物 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3.嵌入DNA干擾轉錄RNA的藥物 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
4.干擾蛋白質合成的藥物。
5.激素類 無一般抗腫瘤藥的不良反應
鬼臼毒素具有抗腫瘤活性、治療尖銳濕疣等功效。該藥物有抗腫瘤活性,能抑制微管聚合,抑制細胞核有絲分裂,使其停止于中期。另外可抑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導致疣狀增殖的上皮細胞的分裂和增生,使之發生壞死、脫落,從而起到治療尖銳濕疣的作用。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過量飲酒。
依托泊苷由美國醫藥巨頭時美施貴寶公司研發上市,是國際上公認的新型抗腫瘤藥物,也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鬼臼毒素類抗腫瘤藥物。依托泊苷為鬼臼毒素的糖代謝產物,屬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作用于DNA拓撲異構酶II,形成藥物-酶-DNA穩定的可逆性復合物,阻礙DNA修復,發揮抗腫瘤效果。
采用依托泊苷聯合治療復發卵巢癌,臨床取得了較順鉑或卡鉑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更為理想的近期療效,老年人晚期胃癌的治療一直是比較棘手的問題,依托泊苷顯示了較好的治療前景。2020年3月,“I藥”度伐利尤單抗聯合標準治療(SoC),依托泊苷+卡鉑或順鉑化療方案獲FDA批準,用于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2018年,依托泊苷膠囊全球總銷售額約為2623萬美元,國內銷售額約為262萬美元。
鬼臼根是生長在北美的一種植物,印第安人用它的根的液汁作為緩瀉藥和抗寄生蟲藥,并被用于耳聾。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是1880年從鬼臼根莖分離出來的,它的結構是在1951年由Anthony Schrecker和Jonathan Hartwell在國家癌癥研究院確定的。
傳統抗腫瘤藥物是指能夠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增殖的一類細胞毒類化療藥物。由芥子氣衍生而來的氮芥于1946 年用于治療淋巴瘤,揭開了現代腫瘤化學治療的序幕。以氮芥為起始,包括烷化劑、抗代謝、抗癌抗生素和抗腫瘤植物藥等多種類抗腫瘤藥物被陸續開發用于臨床治療。傳統抗腫瘤藥物是腫瘤化療的基石,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和新輔助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傳統抗腫瘤藥物通過與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放射治療的聯合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隨著對腫瘤基因組和腫瘤發生發展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精準醫學和個體化治療的理念被提出并在臨床實踐中取得成功。在此背景下,傳統抗腫瘤藥物的個性化治療策略也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優化。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傳統抗腫瘤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和研究進展。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