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
1.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癥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肝臟是脂類代謝的中樞,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運輸等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血脂的高低、載脂蛋白的合成、脂類的轉運和代謝基本是由肝臟來控制的。可以說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
2.如果肝功能受到損害,就會造成脂肪代謝紊亂,導致高脂血癥、脂肪肝和肥胖。所以要從根源上防治這些疾病,首要的就是保護好肝臟。
肝臟維護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卵磷脂及其水解產物膽堿。脂類作為重要的供能物質是以脂蛋白的形式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周身各組織器官的。脂蛋白是脂質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復合物。脂蛋白中脂質與蛋白質之間沒有共價鍵結合,多數是通過脂質的非極性部分與蛋白質組分之間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結合在一起。通常用溶解特性、離心沉降行為和化學組成來鑒定脂蛋白的特性。
3.在肝功能正常的情況,肝臟合成的高密度脂蛋白(HDL)結合脂質沿著血液,由肝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機體組織細胞中,以滿足其需要,同時把積壓在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分解代謝。高密度脂蛋白擔當著運輸大隊長和清潔工的雙重責任,而卵磷脂則是構成高密度脂蛋白的必要成分。
研究證實,脂肪肝的肝癌發病率高于正常人150倍!許多人存在一人多病的情況,可能還有冠心病、腦血栓、糖尿病、膽結石、高血壓、高血黏、血脂紊亂癥(高血脂)等。
許多人患脂肪肝與肉蛋奶等食物吃得過多、體力活動過少相關。但臨床發現,有的脂肪肝患者平常吃肉并不多、炒菜時放的油也不多,有些人甚至是嚴格的素食者,從食物中吃進的油(脂肪、甘油三酯)并不多,為什么還有脂肪肝?
當飲食中吃進來的脂肪很少,肝臟就把米、面中的糖轉化為脂肪,被運出肝臟后供人體利用。
肝臟中的脂肪(小油滴狀)就像是要被運走的“貨物”,肝臟中的卵磷脂就是專門運輸脂肪的“運輸船”,肝臟中的卵磷脂與脂肪結合,就像把貨物裝到船上(同時還結合了一些特定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形成了由卵磷脂(占15%)、脂肪(占50%~70%)、蛋白質(占5%~10%)、膽固醇(占15%)這四種物質構成的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從肝臟出來進入血液代謝。
脂肪肝就是因為肝臟中卵磷脂過少,導致其中的一些脂肪不能被卵磷脂以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運出肝臟,沒被運走的小油滴狀的脂肪就穿過肝細胞膜,進入到肝細胞內。
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為輕度脂肪肝;10%~25%為中度;25%~50%為重度。
得了脂肪肝不要有思想負擔,應積極調理,能做到以下三點,脂肪肝就可消失。
1.管住自己的嘴:調整飲食結構、減少動物性食物、禁酒;
2.邁開自己的腿:每天要保證有效的有氧代謝運動;
3.應忌食油炸、油煎的食物,尤其是動物的肝臟等,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飲酒特別是長期酗酒的人,要控制每日的飲酒精攝入量。飲食應營養均衡,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同時可以多吃一些粗糧
4.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堅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合理規劃每日攝入量。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